<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甘肃甘州:“舌尖文明”成为餐桌“新食尚”
        发表时间:2022-09-02来源:张掖日报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彰显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

          近日,笔者走访市内多家餐饮门店发现,随着“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等主题活动的持续开展,甘州区居民群众节约意识明显增强,使用公筷公勺、避免舌尖浪费等“舌尖上的文明”氛围更加浓厚,文明用餐正成为新“食”尚。

          “餐饮店都提供打包服务,店员会建议我们将没有吃完的菜品打包带走,回家后加热可以继续吃,一点都不浪费。”在“西贝厨房”餐厅用餐的市民肖玲玉说。

          为了引导顾客自觉养成节约用餐的好习惯,这家餐厅在墙上和餐桌上都张贴了“光盘行动”“文明餐桌拒绝浪费”的公益广告。“我们一般会视就餐人数引导客人合理点餐,随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及时补充菜品,保证就餐人员既能吃好,又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如果菜品剩余太多,也会主动建议顾客打包。”该店经理贾鑫元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餐桌行动深入开展,从点餐的变化就能感受到市民消费理念的转变,以前讲排场,铺张浪费,现在文明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主流。

          走访中,笔者还了解到,餐饮企业作为提倡节约、杜绝餐饮浪费的责任主体之一,除了深化宣传引导,还积极助力“公勺公筷”推广使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在悦华宴酒店,公筷公勺的公益广告被摆放在显着位置,文明就餐氛围浓厚。临近饭点,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起来,除了在每张餐桌上摆放“倡导公筷公勺”彩印卡,提供成套餐具外,又单独加设了分餐夹,根据菜品、器皿的不同,搭配配套的公筷公勺。酒店大堂经理张燕玲介绍,酒店服务人员引导客人入座以后,会为客人说明不锈钢分餐夹和汤勺是配备的公筷公勺,并倡议客人在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每上一道菜也会再配一双白色公筷或一只公勺。另外,酒店还推出了分餐套餐,所有餐品按位上菜。对普通的桌餐,会尽量帮客人分装,比如一人一盅汤、一人一小碗面等。张燕玲表示,推行分餐制让后厨备菜更加精确明了,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浪费。“对餐饮企业来说,推行公筷公勺及分餐能让客人用餐更放心,既是酒店服务品质的提升,也是服务理念的改进,代表着更为健康和有礼的生活方式。”餐厅负责人尚福龙说。

          公筷公勺的推广使用,绝不单单只是多了一双筷子、一把勺子,还多了一份关心、一份安心。“都说病从口入,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干净又卫生,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市民吴丽艳说,在家庭聚餐时也会主动摆上公筷公勺,这种行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认可。

          一张餐桌体现一方文明。“餐桌文明”重在行动,贵在持之以恒。“开展‘文明餐桌’活动,不仅在于节约一点粮食、一点菜肴,更重要的是形成‘舌尖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新墩镇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张宏曦表示,希望通过推广文明餐桌活动,让每位市民都能成为健康文明饮食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赵玉涵 曹海容)

        责任编辑:王 楠

        体育投注365下载_365跑腿客服电话号码_www365betcom手机版

        【纠错】

        体育投注365下载_365跑腿客服电话号码_www365betcom手机版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