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乡村

        体育投注365下载_365跑腿客服电话号码_www365betcom手机版

        2023-01-05 11:46:58  来源:

          编篓、编笸箩、编簸箕……在北马镇,有一个村庄的条编工艺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这个村庄是簸栾村,自古以来,条编便在该村村民收入中占重要比例。

          簸箕,筛去谷物中的糠秕;笸箩,盛粮,筛面所用。过去在农村,柳条编成的簸箕、笸箩家家必备,它曾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必备用具,扬簸出全家人的好心情。簸栾村村民非常重视条编这项传统工艺,即便现在,村里也有不少村民从事条编工艺。近日,记者来到该村一探究竟。

          

          簸栾村位于北马镇东面,泳汶河西畔,南邻南栾堡村,西靠连家村。簸栾村现有1100户,近3000名村民。

          我市以条编闻名而在村名上彰显特色的村庄,簸栾村是其中之一。明朝初年,该村称为南吕栾家村,后来因为祖祖辈辈以编簸箕、笸箩等条货谋生,在明朝末年改村名为簸箕栾家村,后又简称为簸栾村。簸栾村的条编制品闻名十里八乡,据村里人介绍,该村的条编产业至少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到上世纪80年代,村里还有近四百户人家从事条编工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该村加工的各种条编制品,是将脱皮的棉柳用细麻绳做纬线,精工编制而成。成品洁白光亮,质地细密,几乎不透气、不渗水。条包、水斗曾是盛物和汲水必需的工具,一个簸箕和笸箩使用几十年,是簸粮、淘麦的必备之物。条编制作是在一个地面下二米、隆起地面二米、长四米、宽二米、用砖砌成的椭圆形的作坊里进行。作坊俗称地窨子,各家大小不一,形制相同,地窨子上开天窗,南有一小窗口,北有一洞口可出入。这里冬暖夏凉,有一定的湿度,使浸泡后的棉柳不致被风干,便于编织。

          村民戚发军已年过花甲,从事条编工艺已经近60年了,至今还在坚持制作。他表示,从事条编作业要屈身弓腰,编条拉线,需要硬本领,初学者必须首先练好腿上功夫,才能学习编织技艺。据他介绍,条编所需棉柳,一部分来自本地,大部分来自临沂各县,产品自编自销,或与小商贩搞编销联合。在上世纪,因工艺精湛、经济耐用,该村的条编制品很是抢手,但如今,如何将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临近年关,年味儿渐浓,在簸栾村集市上,村民赶集的热情高涨。昨天,一走进簸栾村,村里主干道两侧摆满各种各样的商品摊位,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水果的……摊贩们大声地吆喝叫卖着,村民来来往往,穿梭其中,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火热的景象。

          村里原先并没有赶集日,随着经济发展,街上天天热热闹闹的,于是便把农历三、九定为赶集日。一开始,村民卖些自家蔬菜、鸡蛋之类的,后来集市越赶越大,从日用品、布匹、到鲜蔬瓜果,应有尽有。如今,每逢赶集,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商贩都赶来摆摊,有的销售着自己生产或经营的商品,有的置办自家需要的东西,偌大的集市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满满当当。

          “臭鱼烂虾,簸箕栾家老家”。这是原先簸栾村流传着的一句话,那时村民长年艰苦,奔波劳作,仍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如今,一排排崭新挺拔的楼房在村里拔地而起,一条条笔直整洁的道路呈现在村民眼前,甚至村民还有了一处可以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富有了,精神也跟上来了。

          村“两委”投资60万多元,在村子东南方向,建起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可容纳500名群众进行活动的文化广场。村“两委”买来200多棵法桐、樱花等绿化苗木,栽在广场周围,增添了绿色生气,然后在广场上安上太阳能灯,既环保又照亮村民的“夜生活”。除此之外,村“两委”还建了一处标准化塑胶篮球场地,新上了10多件健身器械。

          现在,村民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活动,妇女们跳广场舞、年轻人们打篮球、老人们散步遛弯……大家都玩得很恣儿!

        记者 姜淑君